DGJ32J121-2011江蘇省建筑施工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
《DGJ32J121-2011江蘇省建筑施工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DGJ32J121-2011江蘇省建筑施工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53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DGJ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32/J1212011建筑施工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cantilever steel tubular scaffolding in construction2011512發布 201171實施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發布目 次1 總 則12 術語、符號22.1術語22.2符號43 材料和構造73.1 材料73.2 懸挑承力架構造73.3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114 荷載134.1荷載分類134.2荷載標準值134.3荷載效應組合155 設計165.1 基本規定165.2 懸挑承力架設
2、計185.3 扣件鋼管腳手架設計226 施 工236.1施工準備236.2 安裝搭設236.3拆除247 檢查和驗收257.1 構配件的檢查和驗收257.2 懸挑腳手架的檢查與驗收258 安全管理27附錄A 懸挑式腳手架荷載計算常用數據29表A.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kN/m)29表A.2 懸挑式腳手架常用材料自重30表A.3 敞開式鋼管腳手架的擋風系數30附錄B 懸挑式腳手架常用材料力學特征31表B.1 常用熱軋普通工字鋼的規格、理論重量及截面特性31表B.2 常用熱軋輕型工字鋼的規格、理論重量及截面特性32表B.3 腳手架鋼管截面力學特征33附錄C 軸心受壓
3、構件的穩定系數34表C.1 Q235冷彎薄壁型鋼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34表C.2 b類截面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采用軋制或焊接截面)35附錄D:懸挑式腳手架質量驗收表36表D.1 型鋼懸挑結構制作技術要求、檢驗方法36表D.2 型鋼懸挑結構安裝技術要求、檢驗方法37表D.3 懸挑腳手架架體搭設技術要求、檢驗方法38本規程用詞說明39條 文 說 明4011 總 則1.0.1 為規范建筑施工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應用和管理,統一技術要求,確保建筑施工安全,制定本規程。1.0.2 本規程適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度不大于100米的建筑物或構筑物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不適用于模板支撐等
4、特殊用途的懸挑結構。1.0.3 每一懸挑段鋼管腳手架架體高度不宜大于24m。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在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和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批準后方可組織實施。對于架體高度達到20米及其以上的懸挑式鋼管腳手架,施工單位應組織專家對其專項方案進行論證后實施。1.0.4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設計、制作、安裝、驗收、使用、維護和拆除管理,除執行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 術語、符號2.1術語2.1.1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 cantilever steel tubular scaffolding 懸挑于主體結構的荷載承力鋼梁支承的鋼管腳手架,包含底部的懸挑
5、承力架和上部的鋼管腳手架兩部分。2.1.2 懸挑承力架 cantilevered bearing scaffolding 設置在鋼管腳手架底部并將荷載傳遞給建(構)筑物主體結構的懸挑鋼構件。懸挑承力架根據構造不同,主要分為懸挑梁式、上拉式、下撐式等基本形式。2.1.3 縱向承力鋼梁 longitudinal supporting steel beam沿腳手架立桿縱向方向設置在立桿底端并將荷載傳力至懸挑承力架的承力鋼構件。2.1.4 鋼管腳手架 steel tubular scaffolding 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等形式搭設在懸挑承力架上的雙排腳手架架體。按用途分為砌筑和結構工程施工用的結構腳
6、手架,用于裝修工程施工用的裝修腳手架;按外側面圍護狀態分為全封閉腳手架和敞開式腳手架。2.1.5 立桿定位件 locating elements of upright tube 設置在承力架上用于固定腳手架立桿位置的物件。2.1.6 吊拉構件 hanging member在建(構)筑物主體結構與懸挑承力架端部之間設置的具有卸載作用的斜向吊拉鋼絲繩或鋼筋拉桿。2.1.7 U形鋼筋拉環 U-shaped steel ring-pull預埋在混凝土結構中的U型鋼筋錨固體,用于吊拉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2.1.8 U形鋼筋錨環U-shaped steel anchor ring 預埋在混凝土結構中的U
7、形鋼筋錨固體,用于懸挑承力鋼梁與主體結構的連接。2.1.9 開口型腳手架 open scaffold 沿建筑周邊非交圈設置的腳手架為開口型腳手架,其中呈直線型的腳手架為一字型腳手架。2.1.10 立桿 upright tube腳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豎向桿件??拷ㄖ飰w一側的立桿為內立桿;遠離墻體一側的立桿為外立桿。2.1.11 水平桿 horizontal tube腳手架中的水平桿件。沿腳手架縱向設置的水平桿為縱向水平桿;沿腳手架橫向設置的水平桿為橫向水平桿。2.1.12 掃地桿 bottom reinforcing tube 貼近承力鋼梁,連接立桿根部的縱、橫向水平桿;包括縱向掃地桿、橫
8、向掃地桿。2.1.13 連墻件 tie member 連接腳手架與建(構)筑物的構件。采用鋼管等剛度較大的材料制作的連墻件為剛性連墻件;采用直徑小于8mm等小規格鋼筋或粗鐵絲等材料制作的連墻件為柔性連墻件。2.1.14 橫向斜撐 diagonal brace 與雙排腳手架內、外立桿或水平桿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桿。2.1.15 剪刀撐 bridging 在腳手架豎向或水平向成對設置的交叉斜桿。2.1.16 立桿間距 spacing of upright tube腳手架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2.1.17 立桿縱距(跨)longitudinal spacing of upright tube腳手架相鄰
9、立桿之間的縱向間距。2.1.18 立桿橫距 transverse spacing of upright tube腳手架相鄰立桿之間的橫向間距,雙排腳手架為內、外立桿軸線間的距離。2.1.19 主節點 main node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2.1.20 扣件 coupler 采用螺栓緊固的扣接連接件為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2.2符號2.2.1 荷載和荷載效應P集中荷載設計值;q均布荷載設計值;M彎矩設計值;N軸向力設計值;V剪力設計值;A虛梁左端支座A處的虛反力;B虛梁右端支座B處的虛反力;R支座反力;gk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NG1k腳手架結
10、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立桿軸向力;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立桿軸向力;Nl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NQk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產生的立桿軸向力總和;v撓度;wk風荷載標準值;wo基本風壓;彎曲正應力。剪應力;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風荷載標準值;基本風壓。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E鋼材的彈性模量;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f鋼材的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對接焊縫抗壓強度設計值;對接焊縫抗拉強度設計值;對接焊縫抗剪強度設計值;角焊縫抗拉、抗彎、抗剪強度設計值;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螺栓抗剪強度設計值;R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容許撓度。2.2.3 幾何參數A鋼管或構件的截面面積;An凈截面面積,
11、擋風面積;Aw迎風面積;W截面模量;外伸長度,伸出長度;1計算外伸長度;,d桿件直徑,外徑;h步距;i截面回轉半徑;I毛截面慣性矩;In凈截面慣性矩;y1計算點至型鋼中和軸的距離;S計算剪應力處以上毛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l長度,跨度,搭接長度;la立桿縱距;lb立桿橫距;t桿件壁厚;tw型鋼腹板厚度;三角形懸挑支架水平橫梁與斜撐的夾角。2.2.4 設計系數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tw按桁架確定的腳手架結構的風荷載體型系數;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擋風系數;長細比;容許長細比。0 結構重要性系數;1計算折算應力的強度設計增大系數。3 材料和構造3.1 材料3.1.1 用于
12、制作懸挑及縱向承力鋼梁的熱軋型鋼、鋼板等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Q235A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Q345鋼的規定。冷彎薄壁型鋼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的規定。3.1.2 用于搭設扣件式腳手架的鋼管、扣件、連墻件、腳手板等構配件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規定;用于搭設門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和盤扣式鋼管腳手架等構配件的質量應符合相應的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3.1.3 用于構件連接的螺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GB/T5782)的規定,其機械性能應
13、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緊固件機械性能 螺栓、螺釘和螺絲(GB/T3089)的規定。3.1.4 制作懸挑承力鋼梁等的焊接材料應與主體金屬材料的技術性能相適應。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5117)和低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規定,自動焊和半自動焊所采用的焊絲和焊劑,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埋弧焊用碳鋼焊絲和焊劑(GB/T5293)和低合金鋼埋弧焊用焊劑(GB/T12470)的規定。3.1.5 U形鋼筋拉環和U形鋼筋錨環應采用Q235鋼筋制作,其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的規定,不得采用冷加工鋼筋制作拉環和錨環。3.1.6 懸挑承力
14、鋼梁吊拉構件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 吊拉構件采用鋼絲繩時,其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用途鋼絲繩(GB/T20118)的規定,鋼絲繩直徑應不小于12,其規格宜為強度級別不小于1570MPa的637鋼絲繩。2 吊拉構件采用鋼筋拉桿時,其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中HPB235級鋼筋的規定。3.1.7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常用的扣件和鋼管等材料的力學特征見附錄表B。3.2 懸挑承力架構造3.2.1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懸挑承力架宜采用工具式結構,并應能可靠地承受并傳遞其上方鋼管腳手架傳來的荷載,各懸挑承力架之間應具有保證側向穩定的構造措施。3.2.2 懸挑承力
15、鋼梁吊拉構件、U形鋼筋錨環或拉環、上拉式或下撐式懸挑承力鋼梁的構造應分別符合下列要求:1 以鋼絲繩、鋼筋等作為吊拉構件的懸挑式腳手架,應具有保證其可靠工作的調緊裝置。吊拉構件的作用位置宜與懸挑構件軸線一致。2 預埋于主體結構的U形錨環、U形拉環應伸入主體結構鋼筋骨架(或鋼筋網)內,并與鋼筋骨架(網)綁扎牢固,其直徑應不小于16,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鋼筋錨固的規定。3 固定于主體結構樓面的懸挑鋼梁應有良好的抗拔脫能力。3.2.3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底部承力架為懸挑鋼梁時,其構造應滿足下列要求:1 懸挑承力鋼梁宜采用雙軸對稱截面的型鋼,型號按設計計算確定
16、。當采用“I”字形截面的型鋼時,其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60mm。2 錨固于樓面結構的懸挑鋼梁尾端宜設置兩道U形鋼筋錨環或U形螺栓,其相鄰間距宜取150mm200 mm(圖3.2.3)。3 固定懸挑鋼梁的錨環鋼筋直徑與U形螺栓的直徑應按設計確定,U形錨環鋼筋或錨固螺栓的直徑應不小于16mm。 圖3.2.3 懸挑承力鋼梁構造3.2.4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底部承力架為鋼絲繩輔助吊拉懸挑鋼梁時,其構造應滿足下列要求:1 懸挑鋼梁的錨固方式應滿足3.2.3條的基本要求,在懸挑鋼梁與鋼絲繩的吊拉位置應焊接U形鋼筋拉環,拉環應穿過鋼梁上翼緣板焊接固定于腹板兩側,其直徑應按計算確定并應不小于16mm。2 鋼絲繩
17、與懸挑鋼梁和主體結構連接的U形鋼筋拉環應設置鋼絲繩雞心環,鋼絲繩線夾的設置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的規定執行。鋼絲繩與鋼梁的水平夾角應不小于45。圖3.2.4 鋼絲繩輔助吊拉懸挑承力鋼梁構造3.2.5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底部承力架為鋼筋拉桿吊拉懸挑鋼梁時,其構造應滿足下列要求:1 懸挑承力架內側端部和鋼拉桿上端的吊掛支座的錨固應采用錨固螺栓與建筑物連接,錨固螺栓不應少于兩個,螺栓直徑應由設計確定;螺桿露出螺母應不少于3扣和10mm,墊板尺寸應由設計確定,且不得小于80mm80mm8mm。2 鋼筋拉桿的兩端宜焊接耳板,并采用螺栓與鋼梁外側端部和固定于建筑物的吊掛支座
18、固定。耳板的尺寸及焊縫長度應由設計確定。3 耳板應設置在懸挑鋼梁承受集中力作用處附近。懸挑鋼梁懸挑長度小于及等于1800mm時,宜設置一根鋼筋拉桿;懸挑長度大于1800mm小于3000mm時,宜設置內外二根鋼筋拉桿。鋼筋拉桿的水平夾角應不小于45。 a、 鋼梁懸挑長度1800mm b、1800mm鋼梁懸挑長度3000mm圖3.2.5 鋼拉桿吊拉懸挑承力鋼梁構造3.2.6 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底部承力架為斜撐懸挑鋼梁時,其構造應滿足下列要求:1 斜撐桿應與懸挑鋼梁端部及主體結構連接固定,宜采用工具式連接。2 斜撐桿應計算確定其穩定性,并應有防止平面內和平面外失穩的構造措施。 圖3.2.6懸挑斜撐鋼
19、梁承力架構造3.2.7 腳手架立桿應支承于懸挑承力架或縱向承力鋼梁上。3.2.8 懸挑承力架上應設置鋼管腳手架的立桿定位件,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立桿定位件宜采用直徑36mm、壁厚3mm的鋼管制作,高度宜不小于100mm。3.2.9 懸挑式門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和盤扣式鋼管腳手架的底部承力架上宜設置縱向承力鋼梁。3.3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3.3.1 腳手架鋼管的壁厚不應小于2.8mm。3.3.2 鋼管腳手架應搭設成雙排形式,步距不得大于2m,立桿底部應設置縱向和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懸挑鋼梁上表面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用直角扣件
20、固定在立桿上。3.3.3 鋼管腳手架外側必須沿全高和全長連續設置剪刀撐。3.3.4 鋼管腳手架的轉角部位、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端部必須設置橫向斜撐,橫向斜撐應由底至頂之字形連續布置。3.3.5 鋼管腳手架連墻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直接與主體結構可靠連接。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2 應從每一懸挑段的第一步架開始設置,有困難時,應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 宜水平設置,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不應高于與主體結構連接的一端;4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其豎向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且不大于2步。3.3.6 連
21、墻件的設置間距除應滿足計算要求外,尚應符合表3.3.6規定。 表3.3.6 腳手架連墻件布置最大間距腳手架離地高度(m)豎向間距(m)水平間距(m)每個連墻件覆蓋面積()502h3la27501002h2la20 注:表中h為腳手架步高,la為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3.3.7 分段懸挑的鋼管腳手架立桿、剪刀撐等桿件,在分段處應全部斷開,不得上下連續設置。3.3.8 腳手架外立面應采用2000目/100cm2密目網全封閉圍護。鋼管腳手架底部必須嚴密封閉,宜滿鋪木制腳手板,木腳手板拼縫應緊密,與腳手架綁扎牢固;當采用滿鋪竹笆片腳手板時,底部應采用2000目/100cm2密目網兜底封閉。對于腳手架內側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dgj32j121 江蘇省 建筑 施工 懸挑式 鋼管 腳手架 安全技術 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