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煤礦礦井設計
《_煤礦礦井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_煤礦礦井設計(282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中國礦業大學“十一五”規劃教材煤礦礦井設計汪理全 鄭西貴 范中啟 屠世浩 徐金海 主編中國礦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二OO六年八月應用型本科教材編寫委員會主 任:朱開永副主任:范中啟 馮平安編 委:沈通生 汪理全 柳昌慶邸志亁 武 增 梁士杰曾蒲君 李志聃 歐澤深徐金海 史麗萍 楊勝強王啟廣 李壯福 張雙全陳增強 王東權主 編:汪理全 鄭西貴 范中啟屠世浩 徐金海前 言本書是一部中國礦業大學“十一五”規劃教材,同時也是中國礦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應用型”采礦類系列教材之一。在編寫過程中,根據本課程在采礦工程專業中的地位和性質,注意加強了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內容,注意闡述煤礦設計方法的政策
2、觀念、經濟觀點和安全觀點。本書在結構上以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為主體,力求在闡明原理的基礎上,密切結合礦井的主要技術問題,論述設計方法的基本內容,全書各章節均有詳實具體的實例。為照顧部分仍使用原煤炭設計標準的工程技術人員,本書個別實例仍采用了原有設計,在新做設計過程中,只需按照新規定對其型號、尺寸等參數進行選擇即可。全書共分12章。第1章礦區總體規劃設計,本章從礦區總體設計的程序、依據、內容及設計原則對礦區總體規劃設計進行敘述;第2章礦井設計,本章對礦井設計的程序、依據、內容等進行的闡述,尤其突出了礦井初步設計中安全專篇的設計論述,本章另一重點為針對礦井開采設計中方案比較法的講解,本章也涉及到礦井
3、的采掘關系和礦井開拓設計方案比較內容方面的知識;第3章礦井開拓方案設計實例,結合一具體實例對礦井開拓方案設計的實際運用進行了舉例說明;第4章采動治理設計,本章主要為礦井開采過程中各種保護煤柱留設的原則及方法,并對相應的煤柱留設方法進行了示例說明,并包括煤柱的回收工作及回收時的開采管理工作;第5章井底車場設計,本章通過分析軌道線路設計基礎,對礦井井底車場的設計要求進行了論述,并提供了具體的設計實例;第6章準備方式設計,本章以采區式準備方式為例分析了常用各種準備方式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第7章采區巷道布置方案示例,本章為采區式準備方式的具體應用,第8章采區車場設計,本章結合實例對采區的上部、中部、下
4、部車場的形式、要求及適用條件進行了分析;第9章采區硐室設計,本章內容主要包括采區煤倉、變電所、絞車房及水泵房的設計;第10章采煤方法設計,本章通過對回采巷道的布置形式和采煤工藝的設計的分析,得出了確定選擇合適采煤方法的途徑;第11章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第12章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這兩章包括常用的掘進和采煤工作面的規程的編程依據、內容,并配有作業規程的編制樣本。本書是供采礦工程專業本科學生的使用,同時也可做為采礦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限于編者的水平,由于時間倉促,書中一定存在某些缺點和錯誤,懇請讀者提出批評指正。編 者 2006年8月III目 錄1 礦區總體規劃設計11.1 礦區總體設計
5、程序11.2 礦區總體設計的依據與內容21.3 礦區總體設計原則52 礦井設計142.1 礦井設計程序及依據142.2 礦井初步設計內容162.3 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內容172.4 礦井開采設計原則與步驟192.5 方案比較法212.5 礦井采掘關系292.7 礦井開拓設計方案比較內容353 礦井開拓方案設計實例393.1 礦井基本資料393.2 礦井開拓方案設計403.3 開拓方案比較434 采動治理設計474.1 保護煤柱留設原則及方法474.2 保護煤柱設計示例544.3 煤柱回收設計684.4 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工作管理705 井底車場設計735.1 窄軌線路735.2 井底車場設計
6、依據及要求805.3 井底車場的類型及形式選擇825.4 井底車場的平面布置與坡度設計845.5 井底車場的通過能力925.6 井底車場的硐室設計935.7 井底車場設計示例1146 準備方式設計1236.1 準備方式類型1236.2 采區設計的依據及內容1246.3 準備巷道布置方案分析1286.4 采區主要參數1327 采區巷道布置方案示例1357.1 采區概況1357.2 采區巷道布置方案設計1367.3 采區設計方案比較1368 采區車場設計1408.1 采區車場設計依據與要求1408.2 采區上部車場線路設計1418.3 采區中部車場線路設計1458.4 采區下部車場線路設計1639
7、 采區硐室設計1849.1 采區煤倉設計1849.2 采區變電所設計1889.3 采區絞車房設計1899.4 采區水泵房設計19110 采煤方法設計19410.1 回采巷道布置19410.2 采煤工藝設計19610.3 采煤方法的選擇20911 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21211.1 編制概要21211.2 規程編制21311.3 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樣本22512 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24212.1 編制概要24212.2 規程編制24312.3 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樣本2552771 礦區總體規劃設計1.1 礦區總體設計程序1980年代至20世紀末,新礦區建設的設計程序為: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
8、究、設計任務書、礦區總體設計。國家計委規定,從1991年12月4日起將現行國內投資基礎上設計任務書和利用外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統稱可行性研究報告,取消設計任務書。2001年5月9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以特急計基礎2001782號文國家計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炭基本建設大中型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計委,神華集團公司:按照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全國煤炭工業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為了適應新的管理體制要求,進一步理順、規范和加強煤炭基本建設大中型項目管理,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和國家關于嚴格執行建設程序,確保建設前期工作質量等
9、有關規定,現就加強煤炭工作基本建設大中型項目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煤炭資源開發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編制礦區綜合開發規劃(礦區總體規劃)。經批準的礦區總體規劃,是礦區開發的指導性文件,投資者必須在總體規劃指導下依法從事資源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2)礦區總體規劃屬政府行為。規劃的編制工作,請你們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安排??傮w規劃應在礦區資源進行普查和必要的詳查基礎上進行,其主要內容包括:礦區開發的目的、必要性、指導思想和原則;礦區資源狀況、井田劃分及建設規模,開發順序初步設想;水源、電源、交通運輸及材料
10、供應等外部建設條件;礦區綜合開發思路及配套項目情況;礦區公用工程建設;環境保護等。(3)礦區總體規劃審批程序是:大中型礦區(礦區規模2.00 Mta及以上)由礦區所在?。▍^、市)計委報國家計委,由國家計委有關部門審批;總規模在2.00 Mta以下的礦區總體規劃,由省級計委會同有關部門審批。(4)除新礦區要編制礦區總體規劃外,目前正在生產、建設的煤炭礦區,如對原規劃進行適當調整和修改,也要結合礦區實際情況,編制礦區總體規劃,并按上述程序報批。(5)煤礦建設項目應當符合煤炭礦區綜合開發規劃(礦區總體規劃)和煤炭產業政策的要求,并嚴格執行建設程序,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履行報批手續?,F行基本建設前期工作程
11、序包括: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開工報告和竣工驗收等工作環節。只有在完成上一環節后方可轉入下一環節。除國家特別批準外,各地方、部門和企業不得簡化項目建設程序。根據上述規定,考慮到煤炭行業的具體情況,煤炭項目的審批程序按下列規定執行。在礦區總體規劃批準后,方可進入單項工程階段。單項工程必須編報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大中型(建設總規模0.60 Mta以上)煤礦和選煤廠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項目單位隸屬關系,分別由各?。▍^、市)、計劃單列市計委和計劃單列企事業集團初審后報國家計委,由國家計委直接審批或報請國務院審批。礦區綜合開發項目(煤的加工、轉化和綜合利用等),按照國家現
12、行限額規定執行,限額以上項目由國家計委直接審批或報請國務院審批。對不能獨立經營的非生產性配套工程,要納入生產主體項目,今后原則上不再單列非生產性配套工程。大中型(或限額以上)項目的初步設計概算、開工報告由各?。▍^、市)、計劃單列市計委和計劃單列企業集團初審后報國家計委核定審批,項目的竣工驗收由國家計委(或委托地方計委)組織。(6)在國家投資體制改革方案出臺之前,煤炭礦區綜合開發規劃和基本建設項目暫時按上述規定程序執行。任何部門、地方和企業,不得越權擅自審批,或以“化整為零”等方式申報上級主管審批?!彪S著國家改革開放和體制改革,礦區設計程序、審批程序可能有新的規定,設計應按國家新的規定程序進行。
13、1.2 礦區總體設計的依據與內容1.2.1 礦區總體設計的依據(1)礦區總體規劃設計委托書。由于礦區總體規劃屬政府行為,由各?。▍^、市)、計劃單列市計委和計劃單列企業企業集團或有關政府部門委托。(2)礦區資源普查地質報告和必要的詳查地質報告以及審批文件。(3)礦區環境影響評價大綱及審批文件。(4)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及遠景目標綱要。(5)煤炭行業及相關電力、化工、交通、建材等行業的五年計劃及遠景規劃。1.2.2 礦區總體設計的內容1.2.2.1 總說明(1)礦區位置、編制依據、基礎資料。(2)礦區綜合開發規劃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原則。(3)礦區綜合開發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優勢。(
14、4)礦區綜合開發規劃確定的技術面貌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5)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1.2.2.2 礦區概況及建設條件(1)礦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象、地震參數及區域經濟簡況。(2)礦區建設外部條件。闡明交通、電源、通訊、水源及建設材料等情況。(3)礦區建設資源條件。闡明礦區地質特征,資源(儲量)及分析,礦區資源評價,勘查程序和勘查存在問題及對下步勘查建議。(4)對礦區內伴生有益礦物的賦存情況及開采的經濟價值做出評價。1.2.2.3 礦區開發(1)概述礦區內或鄰近礦區現有生產、建設礦井(露天)的情況,老窯分布情況。(2)確定礦區開發的指導思想,總體框架和主要原則。(3)對礦區井田劃分進行技術經
15、濟分析論證并確定最佳方案。(4)對各井田的開發方式(井工或露天)、設計生產能力、井口位置、開拓水平和初期采區位置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論證,并推薦主導方案。(5)確定礦區的建設規模,論證可行性和合理性。(6)提出礦區開發建設計劃,各礦井(露天)開發順序,開工時間,達到礦區規模的時間,均衡生產時間和礦區服務年限。1.2.2.4 煤的用途及洗選加工(1)闡明礦區各礦井各煤層的煤質、煤類、可選性,并作出評價。(2)初步確定煤的用途和用戶。根據煤類和煤質確定各礦井煤是作為動力煤、煉焦煤還是氣化或液化用煤等。分析礦區煤進行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的前景和競爭能力,闡明本省、本地區煤炭供需情況并進行供需預測。(3
16、)根據煤的用途和用戶,提出礦區各礦井煤的產品方案和加工方式,經多方案技術經濟分析比較,推薦主導方案,經分析比較初步確定煤的加工方法、選煤廠的類型等。1.2.2.5 電廠(1)根據礦區所在省和地區的電力五年計劃和遠景規劃,概述本省本地區電力生產、建設、供給和消費現狀,電廠建設和電網建設的規劃情況,分析論述在本礦區建電廠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優勢。(2)根據煤的用途和產品加工方案,確定礦區電廠的類型和電廠規模,初步選擇各電廠鍋爐的類型和發電機組的能力。(3)選擇電廠的廠址,電廠燃料的運輸方式。(4)根據電廠的規模確定電廠的補給用水量,對礦區水源進行分析比較,初步確定電廠水源。(5)根據各電廠所消耗的燃
17、料種類和燃料量,計算各電廠灰渣量,并初步確定灰渣的處理方式,灰渣應盡量考慮綜合利用。(6)根據礦區所在?。▍^)的電網規劃和本地區電力盈余情況,初步確定礦區電廠與電網的接入系統。1.2.2.6 化工、鐵路、港口、航運、建材等綜合開發項目(1)根據礦區所在?。▍^)有關行業的規劃,概述有關行業、生產、建設供給和消費現狀,分析預測礦區所建綜合開發項目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的前景,論證其開發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初步確定所建綜合開發項目的規模、廠址選擇及初步的建設計劃。(3)簡述所建綜合項目的生產工藝,產品和副產品數量,需要引進技術和設備等關鍵問題。1.2.2.7 礦區配套工程(1)礦區運輸。鐵路運量
18、、流向,鐵路接軌方案和專用線走徑方案,經技術經濟比較推薦主導方案,礦區鐵路總長度。礦區公路的現狀,礦區電力負荷估算,礦區公路等級和長度。(2)礦區供電。礦區附近電力系統現狀,礦區電力負荷估算,提出礦區電源及供電系統方案,經技術經濟比較推薦主導方案。(3)礦區通信網絡。礦區公用通信現狀,提出礦區通信網絡方案經比選推薦主導方案。(4)礦區給排水及供熱。礦區水源情況,經分析論證初步選擇礦區水源,估算礦區用水量。礦區排水方式及排水量。礦區各礦井、選煤廠、輔助及附屬企業供熱方式及熱負荷。1.2.2.8 礦區地面布置及地面設施(1)簡述礦區各礦井、電廠等綜合開發項目的井口位置及廠址選擇,提出礦區指揮中心、
19、附屬企業和居住區的位置方案,經比選推薦主導方案。(2)概述礦區防洪排澇現狀,提出礦區防洪工程措施和建議,初步確定各礦井的井田標高。(3)礦區輔助、附屬企業及設施。根據地面改革,調查研究,充分發揮老礦區潛力,不搞重復建設,面向市場,實事求是地初步確定礦區各輔助、附屬企業項目及建設規模。(4)礦區指揮中心和居住區。根據改革、精簡、高效原則,初步確定礦區指揮機構和人員,礦區不再設文教、衛生等機構和設施。居住區根據住房改革的精神,只列建筑指標,占地面積等,不列投資。1.2.2.9 礦區環境保護及綜合利用(1)礦區環境保護。概述礦區環境現狀,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闡述礦區主要污染源(污水、煙塵、固體廢棄物
20、、噪聲等)及其防治措施,初步確定礦區環境管理機構和專項投資。(2)村莊搬遷和小城鎮規劃。礦區開采時對地面村莊的影響,結合小城鎮建設提出村莊搬遷規劃,提出塌陷區綜合治理的途徑。(3)綜合利用。對伴生有益礦物開采和利用提出綜合開采,對煤炭加工產生的副產品(煤泥、矸石、電廠灰渣等)提出綜合利用途徑,對煤炭深加工和潔凈煤技術提出利用方向。1.2.2.10 技術經濟評價(1)初步確定設計規模時職工人數和勞動生產率。(2)估算礦區基價投資和逐年投資,估算礦區的總投資。(3)按礦井及選煤廠、電廠、煤化工、鐵路、港口、建材等項目分別估算生產成本、產品銷售收入及利潤,并作出初步的財務評價。(4)對礦區作出綜合財
21、務評價并用宏觀經濟效益分析。(5)礦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2.2.11 附圖附圖包括礦區交通位置圖、礦區地質地形圖、地層綜合柱狀圖、各主要煤層底板等高線及儲量計算圖、礦區井田劃分方案圖、井田開拓方式圖、礦區地面布置圖等。1.3 礦區總體設計原則1.3.1 礦區總體設計原則礦區開發設計是對礦區井田劃分,井田開發方式,礦井設計生產能力、開拓方式與井口位置,礦區建設規模、均衡生產年限及礦區建設順序和環境保護等進行的全面技術經濟研究和綜合評價。它是礦區總體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礦區運輸、供電、輔助企業與附屬設施、礦區總平面布置等設計的主要依據,對礦區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均有重大作用和深遠影響。礦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煤礦 礦井 設計
